保护黑土地 守稳大粮仓 自治区农牧厅推出保护性耕作“额尔古纳市模式”
本报讯 为推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规范高效实施,促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,近日,自治区农牧厅正式发布内蒙古自治区黑土地保护性耕作“额尔古纳市模式”。这是继2021年,额尔古纳市被国家农业农村部确定为“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整体推进县”后,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方面获得的又一项成果和荣誉。
黑土地被称为“耕地中的大熊猫”,是一种性状好、肥力高、非常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,也是世界上最肥沃的土壤。额市围绕保护性耕作多覆盖、少动土的核心要求,重点推广“秋季作物收获后秸秆全量覆盖越冬+春季免少耕播种”技术模式,让黑土地得到了“滋养”。2022年完成免耕播种作业48.5万亩,推广总面积达到全市适宜面积的75%以上,共节约成本1697.5万元。
近年来,额市为遏制黑土地退化,恢复提升耕地地力,保障农作物稳产丰产,在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方面,接连“上新”保护黑土地的“组合拳”。通过聚力基地建设、发展生态农业等措施,深入实施“藏粮于地、藏粮于技”战略。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在当地得到整乡、整村推进。同时积极探索建设黑土地保护与利用大数据平台,构建以黑土地农田生态系统为主的现代智能农业生产体系。在一系列行动举措的推进下,额市黑土地保护成效日益凸显,在土壤改善、降本增效方面成效明显,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。今年,该市计划免耕播种面积50万亩,以基地及保护性耕作辅助项目为模板,辐射带动周边地区更加规范地应用保护性耕作技术。(白朝晖)